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首列大修车辆通过竣工验收
近日,B17车车辆、信号系统联调完毕,首列大修车辆经车辆中心验收合格,这意味着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首列大修车辆修竣完成,具备正式上线运营条件。车辆大修是对车辆各系统或部件进行分解、清洁、检查、探伤和整修的综合修理,能够恢复车辆设计要求,是车辆检修的最高级修程。
从2012年“服役”至今,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车辆已运营9年时间,走行公里数将近120万公里。为保障车辆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2号线一期车辆于2021年开展大修工作。
完善前期筹备
组建大修队伍、编写大修规程方案
2019年初,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中心车辆二部开始2号线一期车辆大修筹备工作,前期深入调研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1号线大修以及多年运营管理经验,确定了自主维修为主,委外维修为辅的维修方式。
大修工作对车辆牵引网络和制动阀件等关键系统以及辅助电源、空调、车门、车体内装、PIS等系统进行自主维修,同时从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工艺标准、人员配备、骨干培训、物资供应、节点把控、质量管控、场地布置等诸多方着手,组建了大修队伍、编写大修规程方案、开展大修难点攻关。
完成2号线一期车辆大修工艺作业指导书71项,梳理总结车辆机械、电气、制动系统安全作业关键项点236项。
为保证大修高质量开展,组织开展大修电气、机械、制动系统培训28次,培训人次达1624人次,为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车辆大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盯检修质量
压实“三检制度”推进“现场标准化”
2021年7月19日,轨道交通2号线首列大修车辆B17正式开展大修试修工作。通过依次制定大修车辆每日工作计划、每周工作计划、每月工作计划,将时间节点控制精确至以“天”为单位,持续以周为节点开展大修工作例会,确保生产一线反馈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在安全生产前提下,大修电气、制动、机械三个班组按照作业指导书及相关工艺要求稳步推进大修工作,严把检修质量关,部门规范了大修自查、互查、抽查、必查等不同检查的标记线执行标准,压实“三检制度”,进一步提升检修质量。
主任技师张兵牵头的质检小组,将质检工作向前移,从检修完抽查转变为整个大修过程全方位检查,检查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有效做到了不遗漏任何一个盲点,严格保障大修作业检修质量。全周期共组织10余次质检检查工作,覆盖如PIS系统升级改造、辅助逆变器内模块检修、车门调整、单元制动缸组装等关键检修项点50余项,发现并整改问题70余项。
落实好车辆检修质量的同时,持续推进大修作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作业现场标准化从实从细,按照运营公司管理导则,制定详细的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如规范设备设施摆放定制线、工器具摆放、车辆设备摆放,并做好辅助设备设施的“挂牌”管理,真正做到设备有人用、设备有人管,各班组现场作业,按照流水线作业模式布置,定置管理,从拆卸、分解、组装、试验、上车,各作业流程环节着手,时钟顺序管理,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改善检修环境,将标准化管理理念入脑入心。
二是物资管理标准化共建共享,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了从物资提报、验收入库、物资领用、物资出库、物资消耗、物资报废的全周期物资管理流程,对大修物资实现闭环管理,并通过组织员工培训,加强员工思想认识,使物资管理更规范,提高物资使用率,为大修工作推进奠定基础。
三是作业过程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制作制动缸零件存放模板,使70余项制动缸零件,按照各部件装配顺序存放,使制动缸分解、清洗、组装三节点环环把控,确保零件不漏装、顺序不颠倒;制定相关工艺标准,进一步加强各关键设备检修过程质量管控,从大修开始下载行车记录、到大修中过程检查、再到大修静调,班组、车间、技术室各级过程检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织密织好安全运营防护网。
聚焦技术难点
首次自主完成西门子牵引辅助系统大修和
PIS大修升级改造
2号线作为武汉地铁线网车辆中首次使用西门子牵引辅助系统的车辆,为在大修中做好西门子牵引辅助系统设备自主维修工作,大修前期,部门组织技术骨干人员研读各系统的维护手册、确定合理可行的检修范围,通过现场试修制定大修方案和标准。
一是对牵引系统核心逆变模块CIU(紧凑型逆变器)进行全方位检修维护;二是更换车下箱体的各类密封部件,保证车辆设备密封性;三是对高速断路器和线路接触器进行全面分解,更换关键零部件,特别是首次对高速断路器闭合装置的拆解和SEC接触器线圈控制器的更换;四是对辅助逆变器PWMI、DC/DC逆变器、充电器、M2500控制器等主要模块组件首次下车检修;五是首次对牵引电机进行动平衡试验,从源头上消除电机振动过大运行噪音大的问题。
制动系统大修坚持以自主维修为主,首次大修中维修保养阀件达140余件,线网中首次自主完成铁科院TFD-1/2型踏面制动缸大修工作。TFD-1/2型踏面制动缸,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清单147余项,零件总数300余件,大修中需要更换的必换件零件种类清单76项,零部件总数180余件。在此次B17车大修中,首次采用弹簧压力机、高温加热机和自主研发的制动缸放大凸轮盘磨耗测量装置等试验测试装备,进一步确保检修质量达标、可靠,突破了作业瓶颈,实现了检修工艺的严谨化与科学化。
此外,2号线一期车辆PIS系统运行年限久,原有列车广播系统(PA)、媒体播放系统(PIDS)、视频监控系统(CCTV)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目前运营实际需求,针对以上难点、痛点,部门技术人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按照将模拟化向数字化升级为原则,制定出了可行性、可靠性、科学性、经济性的PIS系统设备大修改造方案。
B17车PIS大修改造总计布线1600余米,相当于5个龟山电视塔的高度,总计装配连接器插针400余次,总计验收测试新设备64件,总计检修既有设备112件,总计联调联测PIS部件174项,大修后车辆完全实现了前期PIS改造技术方案中制定的CCTV监控系统架构升级,以及CCTV与PIDS主干网优化,增设视频信号冗余功能等主要设计论证。
推动创新创效
多项创新项目应运而生,服务车辆大修
大修过程中,持续收集“合理化建议”,鼓励员工“集众之智,聚众之力”投身创新创效。
TFD-1/TFD-2型制动缸大修中需要对检换件进行测量尺寸的零部件共计26项,其中最重要、最难于测量的零部件是放大凸轮磨耗尺寸测量(放大凸轮圆弧圆心不在凸轮工件表面,磨耗极限值不大于0.2mm)。
技师卢红斌自主研发设计TFD-1/2型单元制动缸放大凸轮盘磨耗测量装置,实现精准检测,有效解决了原目测测量中误差大且需要经验积累实现的问题。
除该项目外,作业人员在大修过程还自主研发设计气动部件综合实验台保护罩、制动缸停放制动螺杆深沟球轴承拆卸装置、C型挡圈拆卸装置、侧顶板骨架调整工装、侧顶板骨架安装工装等,在落实好安全作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质增效,同时多功能内装辅助拆卸工装、车门自动打胶机等多个创新项目应运而生。通过以上举措,推动大修质量再上新高。
后续,2号线一期剩余32列车的大修将持续进行,至大修结束后,2号线所有“元老级”一期车辆将由内而外“焕然一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