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8|回复: 4

[其他]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5 17: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 (qq.com)

0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成就及问题

截至2024年底,全国54个城市(不含港澳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325条,运营里程10 945.6 km,日均客运总量达到 8 833万人次·d-1。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多的50座城市中,中国有28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正在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推动绿色出行和要素高效流通、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部分问题。一是制式结构失衡,地铁占比超过75%,但客运量达到大运量等级的线路仅占25%,线路设计的系统能力与现状需求匹配度不足。二是客流不及预期,线网规模增加带来客流提升的边际效用降低,27个城市平均客运强度不足0.4万人次·km-1·d-1。三是建设成本高企,东部地区正线平均建设成本约8.67亿元·km-1,其中上海、深圳等城市建设成本超10亿元·km-1,中部地区平均7.61亿元·km-1,西部地区平均6.94亿元·km-1,依赖土地财政支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难以为继。四是交通衔接不优,“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非机动交通”的绿色出行链尚未形成,公共交通相比以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个体交通优势不明显。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楼主| 发表于 4-15 17: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2
“十五五”发展路径思考

“十五五”城市轨道交通将从高速发展转向降本、提升、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乐享“轨道上的都市”的高质量出行需求,推动城市生活更有活力、更有温度、更加美好。

01
3个降本  
一是降低工程成本。一方面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富余能力实施公交化改造,解决都市圈通勤出行部分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选择系统制式、优化线路敷设方式、采用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标准等手段,降低新建线路的工程成本。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成都市域铁路规划

二是降低征拆成本。推动新建市域铁路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共用车辆基地,实现设备检修资源共享和集约用地。在用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核心区,采用立体式车辆基地进一步降低土地费用。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成都地铁7号线崔家店双层停车场

三是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自动驾驶、智能售检票技术应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形成智能迭代运营方案,动态调整列车开行,降低人力成本。合理控制大交路列车对数,加密主城小交路列车密度,降低能耗成本。充分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数智化设备,使维修模式由故障修、计划修向状态修、预测修转变,降低运维成本。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02
3个提升  
一是提升客流水平。在城市外围的郊区新城,通过设置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从停车优惠、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升停车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对通勤客流的吸引能力。在城市核心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非机动交通”的绿色出行链,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牧华路
一体化研究为例
二是提升资源收入。挖掘沿线土地综合价值,引导城市空间精明生长。在车站内部进行物业开发,培育地铁商业;车站外部构建空间立体、功能复合的城市活力新片区,有效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引导城市空间优化利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三是提升出行品质。通过互联互通跨线运营减少换乘,通过增加身份证、人脸生物识别、互联互通卡等多元化支付票务系统便捷旅客进出站,通过同台换乘、安检互信、时刻匹配等手段提高换乘效率。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03
3个融合  
一是空间融合。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空间格局的廊式引领和空间重塑作用,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合理引领城市空间的拓展,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互动,持续聚集沿线人口及产业。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二是产业融合。依托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优势,加速都市圈的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经济产业链沿城市轨道交通轴线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加速形成梯度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经济带。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以东京都市圈为例

三是生活融合。以城市轨道交通点轴开发培育轨道上的生活圈,串联城市主要交通集散点、公共服务圈、产业圈、商业圈等差异化城市功能载体,打造车站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文化、商业、生活圈。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楼主| 发表于 4-15 17: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03
发展建议

一是重视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适用性,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能适中、建设成本低、景观效果好、舒适安全等优点。对于超(特)大城市,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可在郊区新城为骨干线喂给客流;对于一般大城市,可建设以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大小交路、灵活编组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分区段、分时段共享路权有效利用道路资源,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效率。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二是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共生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构建高效衔接、立体多元、一体发展、智慧运维的可持续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以实现城市与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提供普惠公平、智慧人性、高质高效的交通服务,促进城市发展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素材来源:中铁二院规划院

发表于 4-16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片建成区没地铁 真是愧对青白江
非要把S11往无人区修
“十五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及思考,以成都为例
发表于 4-16 13: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修下19号线这种,客流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5-5-4 09:24 , Processed in 0.0459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