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3|回复: 1

[6号线]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最新进展来了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849

帖子

3337

积分

地铁列车

Rank: 4

活跃会员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10-10 08:17:5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6号线一期朝阳路站-峨眉山路站盾构区间左线大里程段顺利贯通,同时,工程最后一个区间——滨海学院站-青医西院区站区间开始掘进。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最新进展来了

        至此,全线共计44台次区间掘进设备始发任务全部完成。6号线朝峨盾构区间大里程段全长约1373米,自朝峨区间始发井始发,沿胶州湾路自西向东掘进,区间接收端位于正在运营的地铁1号线停车线。

        6号线一期工程共投入盾构、TBM设备达32台,累计始发44台次,创青岛地铁建设新高。

        截至目前,全线已实现17个单线区间贯通,区间掘进完成约84%。

        地铁6号线一期项目

        该项目起于辛屯路站,止于生态园站,全长约30.8公里,共设车站21座,线路串联了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贯穿新区中心城区的大运量骨干线。项目计划2024年底完工。

        此外,青岛还有多个重点项目传来新进展↓↓↓

        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

        沥青路面施工正式启动

        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迎来新进展。10月8日,经过近3个小时的连续施工,沥青抗疲劳层试验段铺筑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沥青路面施工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为青岛城投集团旗下青岛交通发展集团投资建设,为国内首条大面积采用全厚式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项目。其中,沥青抗疲劳层为全厚式沥青路面的首层,起到抗疲劳、变形协调、防水层、连接、找平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结构疲劳性能、路基防水性能、变形协调能力,抵抗由于行车荷载反复作用造成的弯拉应变引起的疲劳开裂,大幅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本次铺筑的试验段位于主体三标段路基ZK25+370-ZK25+720段,铺筑长度为200米,宽18.75米,设计厚度6厘米。本次试验段铺筑成功,为全线全厚式沥青路面大面积施工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和工艺控制指标,奠定了路面摊铺大干基础。

        海尔路-银川路立交项目(以下简称“海银路立交项目”)

        全面冲刺

        日前,海银路立交项目主线桥已顺利实现合龙,标志着海银立交工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为确保海银路立交东西主线桥10月底具备通车条件,项目人员整个国庆假期全部都在加班,全力推进海尔路方向调流路建设,并开始雨水暗渠、燃气、热力等管线迁改施工,有序开展桥面附属结构的施工建设。

        禹城路人防停车场

        本月中旬试运行

        在禹城路人防地下停车场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沥青铺设、墙面喷绘等工作。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竖井钢结构楼梯、消防设施、水、电等施工项目都已完成,预计十月中旬试运行,规划停车位210个,将极大缓解青大附院江苏路院区及周边交通压力。

        南京路市政设施综合整治项目

        年底道路通车

        南京路市政设施综合整治项目为确保实现年底道路通车总目标,在国庆期间也加快推进建设进度,目前已进入路基整理、干硬性二灰摊铺、沥青面层摊铺等工作。项目完工后,将很大程度缓解山东路、辽阳西路、哈尔滨路等道路的交通拥堵,分流山东路至鞍山路节点的交通压力。


14

主题

26

帖子

1957

积分

轻轨列车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2-10-10 09:28:4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6号线速度真快,2024上半年开通肯定没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4-11-25 01:46 , Processed in 0.02710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