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07|回复: 0

[其他] 3 条市域快线+20 条地铁!沈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8 09:47:10 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 条市域快线+20 条地铁!沈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来了
https://mp.weixin.qq.com/s/2Twy9HruxiWqhHTILGYqEw
2月14日,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草案)公示。
规划期限远期至 2035 年,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一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市域范围:规划 3 条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分别为沈辽市域快线、沈新市域快线、沈康市郊铁路,联系重要城镇节点,实现市域范围 1 小时互联互通。



中心城区:规划构建快普协同、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轨道交通网络,共“八横、八纵、一环、三L”20 条地铁线路,总长 880 公里,包含快线 2 条、普线 18 条。
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草案)



一、总则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轨道上的城市”;坚持 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进站城一体化建设;坚持公共交通优 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通过轨道交通优化出行结构、引导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坚持远近结合,合理确 定线网规模和发展速度,适当超前规划,指导轨道交通有序建设。



二、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远期至 2035 年,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一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规划范围:重点规划范围为沈阳市中心城区,统筹考虑沈阳市域范围。



三、规划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快联快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强四网融合,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引导低碳出行,建设“轨道上的城市”。



出行分担率目标:公共交通占全方式比例 40图片,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 65图片。



时间可达性目标:中心城区 45 分钟互通,主副城 30 分钟互联,市域 1 小时通达。



四、规划策略

(一)增快线:构建“商务+文旅”轨道快线,大幅提升出行时效。商务快线串联重要行政机关、对外交通枢纽以 及科技城、北站金融商贸区等重点区域;文旅快线串联浑河沿线科创基地、核心发展板块以及文化创意中心。



(二)强支撑:支撑“一主三副”空间结构与核心发展板块建设。通过优化调整线路,实现“一河两岸”轨道线网均衡布局,覆盖核心发展板块,促进TOD 站城一体化开发。


(三)扩枢纽:强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重点强化桃仙机场、沈阳北站、沈阳站、沈阳南站及田义屯站 等对外交通枢纽的轨道衔接,实现多方式一体化换乘。



(四)促融合:促进多种轨道交通制式融合发展。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四网融合。



(五)通节点:提升重要节点交通便捷性及可达性。提升城市TOD、产业集聚区等重要节点交通便捷性。



五、规划方案

市域范围:规划 3 条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分别为沈辽市域快线、沈新市域快线、沈康市郊铁路,联系重要城镇节点,实现市域范围 1 小时互联互通。



中心城区:规划构建快普协同、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轨道交通网络,共“八横、八纵、一环、三L”20 条地铁线路,总长 880 公里,包含快线 2 条、普线 18 条。
六、规划效果

线网规模:中心城区线网规模 880 公里,密度达到 1.03 公里/平方公里,对标国家中心城市,线网规模适中。



服务水平:中心城区站点 800 米半径人口与岗位覆盖率达到 70图片以上,步行平均 10 分钟至地铁站。



支撑作用:铁路主枢纽与桃仙机场至少保证 2 条线路经过,强化交通枢纽的轨道衔接;中心城区 90图片的核心发展板块有 2 条以上线路衔接,支撑 TOD 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
3 条市域快线+20 条地铁!沈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5-1-29 07:14 , Processed in 0.02376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