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7|回复: 1

[18号线] 南珠(中)城际兴中站围护结构施工完成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50

帖子

1万

积分
发表于 10-15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oudayo 于 2024-10-15 10:30 编辑

“有了地下连续墙和专项管理机制这两道‘铜墙铁壁’的保护,兴中站的地下施工终于可以顺利进行了。”南珠(中)城际1标项目一工区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兴中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总长约476.31米,位于中山市主城核心区,是时尚潮流商圈聚集地,且紧邻政府办公大楼、档案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众多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人流车流密集,环境保护要求高等特点。该站地质以淤泥、残积土及风化岩等为主,主体基坑在地下二十多米,复杂的周边环境及深基坑施工,极易导致基坑失稳、建筑物沉降倒塌等施工风险,而地下连续墙就是守护基坑安全、支撑起车站空间的一道“铜墙铁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在地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放入钢筋笼后,浇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根据设计要求,此项工作的施工连续性和效率要求较高,需要进行24小时连续作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高质效完成188幅地下连续墙施工任务,成为了兴中站建设的关键内容。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成槽机+双轮铣”的工艺,通过成槽机和双轮铣的相互配合切割土体,形成不同形状和宽度的槽口,但是切割强度有限。且随着槽深增加至18米以上,下部风化岩的强度越来越高,该工艺不再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切割,施工效率低的同时也增加了上部槽基暴露的时间,土层稳定性将会随着施工时间变长而越发变差。


面对这一难题,一工区开展了技术攻关,根据前期地勘资料分析地层的情况,经多次研判后,确定了“成槽机+旋挖钻机+双轮铣”组合施工的新工艺。项目首先使用成槽机开挖土体,达到岩层深度后再采用旋挖钻机引孔至设计深度,最终利用双轮铣槽机铣削岩层致槽段成型。该工艺振动小、效率高,可减少槽基暴露的时间,经过优化衔接还可以24小时流水作业,大幅缩短地下连续墙施工周期。


采用新的工艺后,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旋挖钻机甩泥时的噪音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市中心施工,夜间施工噪音过大会影响周边民众休息。”一工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此,一工区联合站点附近街道办、社区的工作人员成立了施工协调小组,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慰问、施工宣讲,并征集居民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对于居民关注的施工噪音控制等问题,一工区与业主、政府部门、居民代表等先后召开4次讨论会,最终确定“三重控制+三重监督”的管理机制,即通过施工工序、静音部件、噪音屏障实现噪音源头控制,通过工区监督员、政府管理部门、周边社区公众构成监督,成为推进项目建设的另一道“铜墙铁壁”。

根据该机制,一工区调整了施工计划,并提前将施工计划、进度、现场联系人等信息同步到居民联络群中。在夜间只实施噪音较小的工序,在旋挖钻机上安装静音部件,使用减震垫等进行控制噪音,在施工现场最外围用隔音板制作围蔽幕墙,形成隔音屏障,为夜间施工按下了“静音键”。项目监督员、政府管理部门、周边社区公众构成了实施监督,确保了噪音控制措施有效落实。业主和政府部门多次发来感谢信和表扬信,称赞项目所采取的措施是“市民满意的答卷”。


最终,兴中站地下施工得以安全顺利推进,为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贡献“中交铁道”力量。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OtpxjhLqVirDwA_redN0w

0

主题

18

帖子

219

积分

跨座单轨

Rank: 2

发表于 10-15 14: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4-11-21 19:58 , Processed in 0.0293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