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owe233

[14号线] 关于深圳地铁14号线惠阳段延伸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0 13:4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省会市都有举债暴雷 现在限制一般地级市不让上报就是 防止他们好大喜功 去干不切实际的事情
发表于 2-10 13: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岸行 发表于 2025-2-9 13:45
如果有距离500米的站,你会选择距离两公里以上的站吗?

2公里内现在电驴很方便了,感觉14东没有建的必要了,靠近惠阳站就坐高铁,靠近沙田站就坐地铁
发表于 2-10 14: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wwjdlin 发表于 2025-2-10 13:50
2公里内现在电驴很方便了,感觉14东没有建的必要了,靠近惠阳站就坐高铁,靠近沙田站就坐地铁 ...

两不靠的,要考虑搬家咯
发表于 2-10 16: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sl4ever 发表于 2025-2-10 10:58
惠州地铁根本不存在吧,前面提到两边总规都没有。对深圳来说惠阳临深也是服务于坪山和龙岗东,那边现在都 ...

说到点子上了,不过东龙岗和坪山有byd,迪子惠州置业还不错

发表于 2-10 18:3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wjdlin 发表于 2025-2-10 13:50
2公里内现在电驴很方便了,感觉14东没有建的必要了,靠近惠阳站就坐高铁,靠近沙田站就坐地铁 ...

两公里只是打个比方,14号线惠阳段十公里长
发表于 2-10 19:0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岸行 发表于 2025-2-9 21:12
一来一回7万客流,也就3.5万人往返就行了。考虑到还有惠阳内部各站之间往来,譬如去惠阳高铁站的客流,每 ...

单方向3.5万人,差不多延伸到东延的要求
发表于 2-10 19:2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岸行 发表于 2025-2-10 18:39
两公里只是打个比方,14号线惠阳段十公里长

勉强能用也导致惠州市没有大的决心去搞的原因之一,惠州段11公里五个站,规划惠阳站和新桥是荒地,规划倒数第三站开城到惠阳就两三公里,白云站离沙田站也近,只有中间的草洋两不靠,最最刚需。
发表于 2-11 01:2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66路每天人蛮多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 16:0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reak110 发表于 2025-2-10 10:16
21年1302一出,惠州十四五期间就别想了,十五五怕是形势更加严峻

10东呢,有消息吗?
发表于 2-11 16: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拿14东延和莞惠城际相提比论呢????

现在沙田站辐射惠州地方比较小,大多数都忍受不了长距离接驳。都已经那么多人不辞辛苦通勤。

惠阳区150万人口。淡水人口那么密集,怎么会不够人,沙田回来坪山那几个站,都没几个人。

根本就是上面不同意惠州有地铁,不然就是惠州割了韭菜,不想出钱了。

点评

靠数据说话不是靠嘴巴的,高铁、公交还有16号线都分流不少,还有都两年聚龙站建好,更分散了  发表于 2-11 17:5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 16: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暴走男 发表于 2025-2-11 16:14
怎么能拿14东延和莞惠城际相提比论呢????

现在沙田站辐射惠州地方比较小,大多数都忍受不了长距离接驳 ...

不是还有很多地吗?如果想割,还是可以继续。只是割不动了,而且也不够条件上地铁。只好不割了(也割不到了)
发表于 2-11 16: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岗厦北站 发表于 2025-2-11 16:24
不是还有很多地吗?如果想割,还是可以继续。只是割不动了,而且也不够条件上地铁。只好不割了(也割不到 ...

说真的,人和钱都不是问题(6000GDP+600人口),都修不了这十一公里???

核心问题是上面不给惠州一个普通地级市有地铁。还是要把人往深圳东莞广州这里赶,把人聚起来才好发展。

惠州接受自己三线充电宝城市的命运,安安静静讲讲苏东坡就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 16: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yhand 于 2025-2-11 16:48 编辑

从行政区划上看,坪山和惠阳是不同城的,但一些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期望往往达到了同城化的水准,这是矛盾根本所在。当前我国的现实是,同城和不同城差别很大。
发表于 2-11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joyhand 发表于 2025-2-11 16:35
从行政区划上看,坪山和惠阳是不同城的,但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期望往往达到了同城化的水准,这是矛盾根本所在 ...

那也是惠州人民单方面想,坪山这边可不想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 17: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YoYo1123 发表于 2025-2-11 16:03
10东呢,有消息吗?

等东莞报批他那一段啊
发表于 2-11 19: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暴走男 发表于 2025-2-11 16:14
怎么能拿14东延和莞惠城际相提比论呢????

现在沙田站辐射惠州地方比较小,大多数都忍受不了长距离接驳 ...

啥数据,都没通车你就想分流了,16号线分了大亚湾几个人的流量喔,

惠阳高铁站被削弱了你没看嘛,早上还有几趟车在走啊。能分几个人。

自驾大路小路都堵成狗。

修深惠城际到惠城,不修东延14和深大城际无非就是降预期,让你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不然广深莞的房子谁买。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 20:0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nihty 于 2025-2-11 20:27 编辑
暴走男 发表于 2025-2-11 19:54
啥数据,都没通车你就想分流了,16号线分了大亚湾几个人的流量喔,

惠阳高铁站被削弱了你没看嘛,早上还 ...


看,典型的连数据都不知道就在这里胡说八道。
23年沙田站日进站量是七千七,公交客流每天通勤时间公交车多少趟能载多少人一算就知道了,根本不用你在这惠阳区150w人妄想数据。
另外提醒你,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惠阳加大亚湾常住人口数量约140w+,不要凭空捏十万数据出来。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snihty 发表于 2025-2-11 20:06
看,典型的连数据都不知道就在这里胡说八道。
23年沙田站日进站量是七千七,公交客流每天通勤时间公交车 ...

醒醒,现在2025年。

何况2023年惠阳人口96万,大亚湾人口45万。加法会不?一共141万人。我说150万人口有问题吗??

你还拿沙田站2023年人流出来,我天天跑沙田站还不知道,原来路上没几个人,现在都是电驴。

大亚湾光266公交一天就400多趟,不管高峰还是平峰车上都是人挤人。

我感觉你年纪很大了

点评

按你这么算沙田站外面应该停了上千辆电动车,你要不要试算一下地铁站外面停电动车的数量和占地面积有多少?  发表于 2-11 20:33
发表于 2-11 20:3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nihty 于 2025-2-11 23:30 编辑
暴走男 发表于 2025-2-11 20:27
醒醒,现在2025年。

何况2023年惠阳人口96万,大亚湾人口45万。加法会不?一共141万人。我说150万人口有 ...

150-141=9没问题
问题是你150w-141w=90000
有数据在这,是你眼睛准还是数据准,我就算你24年期间数据翻一倍好了,1.4万人的进站量还要分一部分给深圳本地居民。
有这种“我以为,我看见”的唯心主义是惠州地铁建设最大障碍。
我再告诉你一个知识点,我国八编组的高铁列车载客量是一般常见公交中巴约20倍。只要一列车一班次的载客量就等于一条公交线整个早高峰的全部满载载客量,14号线也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 02: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民,您好!您关于反映【磁浮能不能平替14号线东延线】的事项收悉,经调处,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感谢您对惠州交通工作的支持,目前我市已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发办〔2018〕52 号中城市轨道建设申报条件,但根据国家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最新政策,国家相关部门暂不受理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目前我局正在积极对接深圳争取将地铁14号线、16号线惠州段纳入深圳城市规划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争取早日启动建设,关于您建议中低速磁浮建设标准,下来将认真研究建设的可行性。
2025年2月6日,我局工作人员已致电您,电话未接通。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承办单位:惠州市交通运输局

回复时间
2025-02-07 10:00:37

之前是惠阳方面,现在市里好像也在推动,不过16号线的消息倒是第一次看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5-2-22 13:22 , Processed in 0.0401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