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运量轨道交通
解决客流少、投资大的难题
除了市域铁路公交化项目,谢辉还在积极推进低运量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工作。与传统地铁不同,低运量轨道交通适用于客流量较少、投资有限的地区。相比地铁每公里高建设成本,低运量轨道交通的投资可以大大降低建设成本。
“低运量轨道交通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客流较少的地区提供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减少财政负担。”谢辉说。通过对城市新区及县市新城的调研,他发现,随着城市的扩展,许多新区及县市新城客流量并不足以支撑地铁的建设,但同时又急需一种既能提供便捷出行,又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的交通方式。
为此,谢辉带领团队制定了成都低运量轨道交通的规划蓝图,涵盖12条线路、总长336公里的轨道网络。每一条线路的设计都经过精心考量,确保可以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并满足未来客流的需求。同时,团队还在积极研究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探索氢能源、超级电容等新型动力系统在低运量轨道交通中的可能性。
“低运量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出行需求,更是为了未来成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谢辉说道。他相信,低运量轨道交通将成为成都市未来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城市更加高效、灵活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出行需求。
谢辉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在多年的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工作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困难和挑战。每一个项目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他在工作中对细节的严格把控。“好的设计能够为城市节省大量的资源,同时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谢辉始终认为,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更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谢辉只是众多默默奉献的交投人中的一员,他们围绕“服务城市战略、赋能美好出行”的目标,践行国企的使命,致力于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为成都的交通事业贡献交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