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1|回复: 164

[规划中] 再次推测新总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秋霞星月 于 2025-4-2 14:18 编辑

为了一点点严谨性
有必要推理一下我这些YY都是怎么得到的
第一部分,客流预测
再次推测新总规
将以上线路对应走廊
市中心走廊
2,7,8,9,13号线
客流合计226.36万人次
西部走廊
12,20,6支
客流合计62.94万人次
东部走廊
14
客流合计61.49万人次
中部走廊
4
客流合计78万人次
中西部混合走廊
6
客流合计61万人次
中东部混合走廊
10
客流合计56.9万人次
市中心-西部走廊
1,11号线
客流合计225.39万人次
市中心-东部走廊
3
客流合计98.6万人次
东部组团走廊
16
客流合计23.95万人次
西部组团走廊
没有
第二圈层走廊
5
客流144.9万人次

整合以上数据
中心-西部客流
349.33万人次
中心-东部走廊(不算16)
217.00万人次


东西部对比
中心西部线路数量
1,6,11,12排除20和6支数据
线均承担客流
87.33万人次
中心东部线路数量
3,10,14
线均承担客流
72.33万人次
市中心线路数量
2,7,8,9,13
线均承担客流45.272万人次

结论
深圳缺失第二圈层东西干线
东部迫切需要-中心东部走廊线路
东部西部轨道网络密度严重不足
西部需要组团内部干线
第二圈层交通需要被分流(如何将第三圈层的客流快速送往第一圈层?舒缓第二圈层的乘车压力?)
能得出以上结论,主要是深圳的都市核心区不断外扩造成的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线路来源整理以及合理性瞎猜
要知道一点,近代绿龟线网基本架构是从07版规划开始的
07版规划有16条线路,总规模589.1KM,12版规划有20条线路,总规模720KM,现有总规32条线路,总规模1265KM。鉴于未来城市建设用地趋于饱和,新总规的新增规模可能将会控制在400KM内。预计将会有6至8条新线路,并优化现有线路。
预计新总规总规模会在1600KM,有40条以内的线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就是线路来源了,首先,官方确认过的线路可靠程度是优于别的。何为官方确认过?其实就是诸多废案,比选线位这些乱七八糟的。比如知名的有3比选线位给了14,25比选线位给了27等。
先说几个著名废案
1,8号线西段,8基本拆不了,这个远古线位已经废弃。
2,14绿梓大道线位,上一版14线位。
3,原19大工业区线位
4,23的欧姆龙以北线位
5,24北环线位
6,25旧案,就是布龙路方案到沙湾那个
7,27旧案,就是穿阳台山的那个
8,29光明小镇段
9,32大鹏那一串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先上课晚上再写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霞星月 发表于 2025-4-2 14:09
接下来就是线路来源了,首先,官方确认过的线路可靠程度是优于别的。何为官方确认过?其实就是诸多废案,比 ...

25这个布龙路旧案应该是最近提出的南九线了吧,这个新规应该会有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始终都认为最外环还差18号线没建起来。 沿线的几个区域近三年人口是越来越多。
这个有点像目前的外环高速,对于换乘作用也很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用心好细心个贴主,支持下,我每句每字都会认真的看,吸收精华!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nxiy 发表于 2025-4-2 14:38
始终都认为最外环还差18号线没建起来。 沿线的几个区域近三年人口是越来越多。
这个有点像目前的外环高速, ...

东西走向换乘线应该串联南北走向线路的中段,这才叫有效串联吧。5号线、深大城际就是很好的例子。至于18,连接的全是南北线路的末梢(除横岗片区),哪来的换乘人流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后看~~~~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本帖最后由 andy25 于 2025-4-2 16:25 编辑

顶。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楼主继续分析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号继续写 除了官方废案外,剩下大头就是各类野鸡区规。盘点一下几个著名区规和来源

本帖最后由 Raimc 于 2025-4-2 16:58 编辑

小号继续写
除了官方废案外,剩下大头就是各类野鸡区规。盘点一下几个著名区规和来源不明野鸡规划
    。3北坑塘段
    。9西西西尖岗山段,9东罗芳段
    。6支南
    。10吉祥路五联段
    。11罗湖西
    。14香蜜湖西(已经转正)
    。17龙华段
    。18盐田段
    。23龙岗版本,坪山版本(大体上就是大工业区段)
    。24金稻田
    。25沙井段(这玩意都哪来的?)
    。26南和26东
    。27坂田南
    。28黄麻布
    。30九围
    。南九,本质是27支和25废案
    。平五,来路不明
    。平观,18观澜段废案
    。石坪,罗坪,我连个图都找不到
    。21支
     。应该……就这些了吧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板凳坐好,认真听讲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应楼上的18号线问题
18确实现阶段没必要。大家吐槽5号线挤和18没什么关系。18是第三圈层快速联系,5是第二圈层快速联系。第二圈层都是什么地方?新安,西丽,红山,民治,布吉这些玩意。这些地方已经划进核心区了。第三圈层是什么?沙井,新桥,光明,观澜,平湖,坪地,聚龙,葵涌这些玩意。随着都市核心扩容,现在急需解决的是第三圈层快速进城问题。而不是第三圈层互联互通问题。
回复 支持 3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8黄麻布
    。30九围
期待以上俩先野鸡的详细规划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把眼光放在城际铁路上。举例几个著名案例:21和深惠城际和平南铁路那些乱七八糟事。深惠东线方案和14号线。深莞增和29号线。港深机场联络线和28号线等。
这个道理也不复杂
但是必须注明一点:上面以及接下来的所有内容,全部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还请各位仔细辨别。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兰总大佬来辨真伪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增400km估计没有,市规划部门很保守的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18号线西段客流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是今年亚洲最大华发滑雪场今年开业,平湖观澜光明现在本来人就越来越多,滑雪场开业之后多了平湖观澜光明与沙井联通的理由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我们看经济数据和轨道密度 各区的经济数据,建设用地面积以及对应的现版本总规

接下来我们看经济数据和轨道密度
各区的经济数据,建设用地面积以及对应的现版本总规轨道密度情况如下

轨道网络密度:建成区里面有多少地铁站,换乘站重复计算,单位:每平方公里/站。比如,轨道网络密度是2,代表每两平方公里有一个地铁站。
第一梯队
       
第一名:福田 轨道网络密度0.52
GDP计算5949,全市第二
地均GDP在102.14(单位:每平方公里/亿元)全市第一。人均GD P全市第三
       
第二名:罗湖 轨道网络密度0.55
GDP计算2479(网友估算,没公布)全市第六
地均GDP68.54,全市第三。人均GDP全市第四。
       
第三名:南山 轨道网络密度0.72
GDP计算9501,全市第一。地均GDP74.88,全市第二。人均GDP全市第一。
另外,三区的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先后分别是福田,罗湖,南山。感兴趣可以自己查。 #排行榜
       
第四名:深圳平均 轨道网络密度1.30
       
第二梯队
       
第五名:龙岗 轨道网络密度1.64
GDP计算5901,全市第三。地均GDP23.27。全市第四。
       
第六名:宝安 轨道网络密度1.71
GDP计算5300,全市第四。地均GDP20.49,全市第七。
       
第三梯队
       
第七名:光明 轨道网络密度1.93
GDP计算1721,全市第七。地均GDP19.72,全市第八。
       
第八名:坪山 轨道网络密度1.96
GDP计算1444,全市第八。地均GDP17.52,全市第九。
       
第九名:龙华 轨道网络密度2.04
GDP计算3154,全市第五。地均GDP23.05,全市第五。
       
第四梯队
       
第十名:盐田 轨道网络密度2.48
GDP计算644(没公布),全市第九。地均GDP21.62,全市第六。人均GDP全市第二。
       
第十一名:大鹏 轨道网络密度5.07
GDP计算467,地均GDP7.6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5-4-9 20:37 , Processed in 0.0257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