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形成。过去三年以来,大湾区在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方面的多个层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其中,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不断有“新成员”加入,珠江口两岸的联通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城际铁路投资建设迎来新的变化,分别由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为主进行建设。 当前,还以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为主,不断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的内联外通。特别是最近两年,广深两地的地铁、城际建设与开通,分别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正在不断织密。
[backcolor=rgba(106, 118, 241, 0.07)]珠江口两岸联通加强
近年来,大湾区城市间高等级道路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在加快推进,珠江东岸与珠江西岸深度融合。目前珠江口已相继建成虎门大桥、黄埔大桥、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过江通道。深中通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还有开工在即的狮子洋通道。
深中通道对于大湾区人民来说都很熟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核心通道,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24公里。路线起自深圳市宝安区,向西到达中山市,与在建的中开高速对接,通过海上立交与南中高速对接,实现在广州南沙登陆。待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由两小时缩短为20分钟。 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后,广东省推进规划建设的又一条珠江口跨江通道,对完善珠江东西两岸路网结构、缓解珠江口过江通道交通压力,促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蓄势待发的还有在建的时速350公里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将实现半小时互联互通。此外,备受期待的还有日前被列入珠海最新交通规划的深珠“通道”。 自进入大湾区时代,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也正在加快形成。在广州最南端、珠江入海口的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随着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南沙正在从所谓的地理几何中心,变成湾区要素流动中心,交通的互联互通建设至关重要,坐享多重利好。
[backcolor=rgba(106, 118, 241, 0.07)]广深牵头建设城际铁路
城际铁路是城市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对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广深都市圈的交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为了让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挥最大效益,广东省政府按照系统的理念,推动大湾区内地城际铁路分别由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为主进行建设,让城际铁路可以与区域内的高速铁路、城市地铁以及机场群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此次调整的最大变化,大湾区城际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由原来的广东省铁投集团调整为广州、深圳两市。由此,大湾区铁路投资建设管理体制迎来突破性的改革。 目前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已由广州地铁正式接管。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则在去年召开了首次会议,会议规格高,深莞惠三地市长齐聚,同时明确了10条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时间表。 此次改革调整,也是全面推动轨道交通多网融合的一次新尝试。无论是融入全国铁路的干线铁路网,还是建设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珠三角的城际铁路网、中心城区的地铁网,目前铁路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backcolor=rgba(106, 118, 241, 0.07)]轨道上的大湾区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目前,“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在加速推进。当前,以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为主,不断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的内联外通。
近几年,广州地铁从单一地铁线网,发展为地铁、有轨电车、城际铁路全制式、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覆盖。 2019年,广州地铁全资子公司广东城际运营有限公司完成注册,广州地铁探索“地铁+城际+”一体化运作迈出坚实一步。 目前广州地铁正式接手珠三角城际,不仅在考虑城际铁路与城市的地铁、公交如何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让轨道上的大湾区各个城市更好地具备便利性和通达性,真正实现“一小时交通圈”。同时,让各个城市通过城际轨道转换进入广州以后,能够非常便利地与广州地铁和公交接驳,让老百姓乘用越来越方便,真正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5月,由广州地铁负责运营的全省(含广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23.8公里,迎来了数量和质量的同步飞跃。因为这里不仅有广州本市的地铁、有轨电车线路,还新开了广清城际(花都站至清城站)、广州东环城际(花都站至白云机场北站)两条城际线路,成为全国首家地方企业自主运营城际铁路的企业。值得关注的还有,18号线、22号线——它们是广州最高时速160公里/小时的地铁,同时还是未来串联珠江口东西两岸两条最快速的交通大动脉。 近两年,大湾区内同样迎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爆发”的还有深圳。2020年这一年,深圳地铁当年新增106.878公里(含港铁深圳4号线三期),同步开通了多条线路。今年深圳地铁将再次迎来“开通年”,地铁12、14、16号线以及6号线支线计划在年内陆续开通,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并延伸至周边多个城市。
[backcolor=rgba(106, 118, 241, 0.07)]推动高铁进城
过去三年中,大湾区不断地优化枢纽路网的结构,提升互联互通灵活性,推动高铁线路引入中心城区,改善高铁运输服务品质。
目前大湾区内在建的广州向东西两个方向350公里/小时时速高铁——广汕高铁和广湛高铁未来都要经过广州中心城区,将把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火车站改造为高铁站并与城轨、地铁高效衔接起来。 不仅如此,多网融合也在加速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正在加快接入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拟建珠三角新机场等大型枢纽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新机场也将接入轨道交通,未来也都将实现航空出行与轨道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近年来,香港和澳门也逐渐融入了全国的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体系,澳门去年新开通的青茂口岸,未来将便捷澳门居民过关乘坐珠海高铁。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430公里。 预计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含干线和城际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大湾区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700公里;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含干线和城际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backcolor=rgba(106, 118, 241, 0.07)]【专家点评】胡刚:大湾区发展最快、成绩最明显的就是交通
“大湾区建设三年以来,发展最快、成绩最明显的就是交通方面,也就是大家说的硬联通。”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随着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提升,未来不仅仅解决了城市间的交通出行问题,同时还对大湾区人民生活模式、城市结构、城市区域发展也带去巨大的变化。
胡刚表示,硬联通,建设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一个是规划层面。2020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提出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两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线路规划,需要做大量的论证,并且经过充分的调研,这是一件工作量相当大的事情。相比起高铁和地铁,城际铁路建设尤为重要,它是大湾区交通网络建设的骨干,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有赖于城际轨道交通,它可以把大湾区内把11个城市快速联接起来。可以肯定的是,城际铁路的规划出台,为大湾区这一个“巨型城市”的发展提前布好骨架,未来也将影响着城市发展、区域发展。 自大湾区以来,在交通规划层面上,还有一个新的变化。广东原本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是以广州为中心,广佛环线城际为环,然后建设一条条的放射线,延伸至周边的城市,实现互联互通。进入大湾区时代后,现在有了两个核心圈:一个是广州环,一个是深圳环。以两大城市分别牵头建设的城际轨道交通,各自向周边的城市延伸拓展,整个大湾区城际线路数量大大增加了,城际轨道交通的里程数、密度、结构都做了很大的提升,也有了更加合理的布局。 其次,大湾区轨道交通还迎来了一个很大的体制改革,整个大湾区的轨道体制和机制,在近三年更加理顺。大湾区城际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由原来的广东省铁投集团调整为广州、深圳两市地铁公司。比如,广州地铁即将接管广佛肇城际,开通了时速160公里/小时的地铁线路18号线和22号线,未来地铁线路将跨市运营,以后18号线将能延伸到中山、珠海,22号线延伸到东莞、深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被“接”到了市里,可以一张票走到底。 胡刚表示,2035年的远景规划目标,值得期待。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比较快,包括城际、高铁、地铁,这些建设对大湾区整个城市结构带去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市中心位置或可能迁移,市民生活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城市将进入全新的3.0时代——站城融合一体化,城市居住、工作、生活都将围着轨道交通站点来布局建设。在这个站点,有生活居住、商业、写字楼。大型高铁站将或成为城市中心,城市CBD有可能就在机场、高铁附近。比如从广州南站半个小时可到珠海、深圳,那么这个区位在大湾区就非常中心了。 “大湾区轨道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同时影响了大湾区城市结构、出行、工作,人民生活模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是大湾区轨道建设将带来的结果。这个结果应该是很超前的,也领先国内其他几个城市群。”
南方都市报 Metro Center
来源: 广深双环辐射 城轨一票到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