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图:Metro Dove |文:Metro Dove
7月虽有小股疫情扰动,但和暑运加持大体抵消,广州地铁客流表现整体水平和6月大体相当。
01 总体客流情况
全月日均778.28w,较上月略有回落。其中工作日日均831.69w,休息日日均662.45w,工作日继续略有上涨,而休息日略有回落,总量连续第三个月居榜首。
全月最高为7月8日的951.85w人次,为暑运叠加中小学放假客流高峰,亦为全年新高。全月最低为7月3日的525.89w人次,当天天气恶劣,客流较普通周日有二成左右下跌。全月趋势上,呈现先涨后跌再回暖的趋势,休息日一直保持大幅度领先,工作日则在第一周仍抢下3天第一,第二周居第二,第三周和上海胶着,第四周基本回归第三,不过总量仍未被甩开。
02 客流强度
本月客流强度由于深圳疫情影响大于广州,因此两市日均客流强度在1.25出头旗鼓相当(具体谁登顶需看校正后数据)。不过深圳基础体量仍然稍大,全年日均客流强度第一仍然更可能是深圳登顶。
关于客流、拥挤度的事情,可以参见这篇科普文:科普 | 拥挤=客流大?列车拥挤度与线路客流有什么关系?
03 换乘系数
本月换乘系数规律总体比较正常,恢复到周末明显高于工作日的形态,不过随着假期开始,远途学生客流下降,周末换乘系数也略有下降。
04 分线客流概况
广州有轨电车6月日均客流1.71w人次,较5月继续有一成上涨。城际方面,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6月日均客流0.55w人次,较4月和5月有明显反弹。
此外,7月6日,2022年客流最高的普通工作日,5条近年开通的新线(14号线、知识城线、18号线、21号线、22号线)的分站客流如图所示:
14号线一期主线客流整体呈现越靠近市区客流越大的情况,白云东平站是全线进站量最多的车站。例外出现在从化客运站和东风站,它们位于从化核心区,进站量相对较大。而嘉禾望岗站的换乘量相当可观,即使是一个大学生已经放假的工作日,换乘2号线、3号线客流都达到了3w以上。难怪在节假日前夕,大学生集中出行时,嘉禾望岗站的客流压力总是极为巨大。
知识城线客流情况和6月30日差不多,大部分车站都随全网量级上升而略有上升,其中汤村站上涨最为明显,其余具体分析可以查看6月月报。
18号线经大半年的客流培养之后,在普通工作日全网客流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单线客流上升了10%左右,几个换乘站的客流逐步逼近2w,进站量也都不算太差。不过18号线在市中心半脱网的状态仍然制约着其客流的进一步增长,只能期待线网的进一步完善——13号线冼村站和11、18号线广州东站开通后,18号线的客流表现能提升多少,拭目以待。
21号线经2年多的客流培养后,全线工作日客流逐步达到30w,苏元站及以南的车站客流已经比较成熟,棠东站、天河智慧城站、神舟路站进站量达2.5w上下,对于非换乘站来说已经是十分出色,3个换乘站换入量也都至少达3w上下;但仍有大观南路站客流明显拖后腿,取消其快车停靠站的举措是正确的。水西站及以北的郊区段客流总体较低,不过2018年底开通的首通段客流总量为5.77w,较后通段未开通时客流也实现翻倍,说明21号线后通段的开通也明显带动了增城居民进入市区的客流,而快车停靠站的设置也比较合理。
22号线在7月6日已经达到4w,随着线网客流恢复,客流增长势头也较良好。挑选开通初期的4个工作日(3月31日、4月1日、4月6日、4月11日)对比分站客流,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3月31日为开通首日,可见市广路站、陈头岗站尝鲜客流显著偏大。4月1日中转客流较4月6日少,因此广州南站客流稍低。4月11日受疫情压制,客流普降。而到三个月后,广州南站在暑运加持下,进站客流明显上升,换入客流基本持平,总客流继续位于第一;市广路站仍稍低于开通首日但显著高于次日;番禺广场站经客流培养及疫情恢复后亦大超开通首日,而其客流增量主要在换入量;只有陈头岗站仍然在低位徘徊,甚至只有开通首日的1/4出头。
05 轨交占比 2022年6月广州市轨交的分担率为63.38%,终于在时隔8个月后再创历史新高,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上月的观点——6月疫情趋缓,各地人员流动逐步放宽,中转客流回归,因此轨交占比重新开始增长。
06 8月展望 7月的表现大体符合预期,普通工作日冲到890w后受小股疫情有所回落,但最大回落幅度大致只有一成,未受到严重打击,而且几乎实现了单月客流和客流强度“双冠”,可见广州的强大韧性,若是能将疫情控制的水平保持下去,今年全年总客流夺冠的机会应不小。最后题外话一句:希望广州的经济状况也能呈现类似的强大韧性。
Metro Bay
|